MBR膜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通過多個功能模塊的協同作用實現高效污水處理,其主要組成部分包括:
1.預處理單元
格柵:攔截污水中的大顆粒雜質(如菜葉、纖維、塑料等),防止后續設備堵塞,保障系統穩定運行。柵渣定期清理外運,避免二次污染。
調節池:均衡原水的水量和水質波動,作為緩沖容器減少對后續生化反應的沖擊。部分設備在此設置潛水泵或提升泵,將污水輸送至下一處理階段。
厭氧區/缺氧區:利用厭氧微生物分解有機物并進行反硝化脫氮,為后續好氧處理創造條件。該區域通過攪拌或回流實現混合液的循環流動。
好氧區:核心降解單元,通過鼓風曝氣系統供氧,促進好氧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氧化分解及硝化反應(氨氮轉化為硝酸鹽)。高濃度活性污泥在此形成,顯著提升污染物去除效率。
3.膜分離單元
膜組件:采用中空纖維膜、平板膜或管式膜等結構,材質多為PVDF或PES耐污材料。其0.1–0.4μm的孔徑可截留99%以上的懸浮物、微生物和膠體,實現固液高效分離,替代傳統二沉池。
抽吸系統:通過負壓泵抽取經膜過濾后的清水進入出水池,維持穩定的產水流量。該系統與膜組件配合,確保出水直接達到高標準水質要求。
4.MBR膜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輔助系統
曝氣系統:向好氧區輸送空氣以滿足微生物代謝需求,同時利用氣流沖刷膜表面以減緩污染速率。分為微孔曝氣(精細供氧)和大孔曝氣(強化膜清洗)兩種模式。
清洗系統:包含在線反洗(水力沖洗)和離線化學清洗(如檸檬酸、次氯酸鈉藥劑循環)。定期清洗可恢復膜通量,延長使用壽命。
自控系統:基于PLC控制柜實現全流程自動化管理,包括水泵啟停、閥門調節、參數監測(液位、壓力、跨膜壓差等)及故障報警,支持遠程監控與物聯網互聯。
5.配套設備間
機電設備集成:集中安置鼓風機、自吸泵、紫外線消毒裝置及加藥設備等關鍵裝置。紫外線消毒作為最終把關環節,進一步滅活出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污泥處理裝置:濃縮池、消化池等設施用于減量化剩余污泥,降低處置成本。部分系統可實現污泥回流至前端,優化資源利用。
MBR膜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這些模塊通過工藝聯動實現“生物降解+膜分離”的雙重作用:污水先經生物反應去除有機物和氮磷,再由膜組件完成精密過濾,最終產出優質再生水。各單元的空間緊湊設計大幅減少占地面積,而自動化控制則降低了運維復雜度,適用于市政、工業及分散式污水處理場景。
